ag真人平台官方济南政府网_济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省建议 济南市人民政府对省十四届一次会议第20230571号建议关于在长清大学城建立人才集聚平台的建议的答复您提出的《关于在长清大学城建立人才集聚平台的建议》收悉。市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市科技局牵头,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2021年10月10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驻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市校融合发展战略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济政发〔2021〕15号,简称“新高校20条”),明确市科技局、市教育局每年各安排1亿元用于支持驻济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市校融合发展、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工作。2022年6月,为不断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升人才平台载体支撑水平,深化校地融合发展,推进全市人才生态持续优化,我市进一步健全完善有关政策举措,市委人才办出台了“人才政策双30条”,将“新高校20条”政策全部纳入其中。2018-2022年,共有28所驻济高校院所的516个项目获得支持,安排经费4.98亿元,极大激发了驻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动力。其中,共支持长清大学城各有关高校183项,资金17235万元。包括:认定类20项,支持资金2500万元;评审类163项,支持资金14735万元。
2022年,依托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与长清大学城各有关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免费为高校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转移和交易、知识产权运营、科技金融、科技服务、技术经纪、众创空间、孵化加速、人才培育等提供一站式、生态化服务。截至目前,挂牌交易长清大学城高校科技成果144宗,挂牌金额3667.68万元,成交金额3667.68万元;采用科技雷达系统,利用全球专利数据库信息,为长清大学城高校3969项专利完成评星定级,挖掘一批高质量高价值专利,促进成果转化落地;为解决科研成果评估难、评估贵的问题,免费为长清大学城高校出具正式评估报告218项,评估金额10102万元;为长清大学城高校免费培养技术经纪人才50人。
(一)召开全市校地融合工作座谈会。2022年6月1日,市科技局组织召开全市校地融合工作座谈会,山东师范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交通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等部分驻长清大学城高校院所科技(研)处(院)负责同志参加,围绕促进校地融合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工作进行了研究讨论。
(二)召开长清大学城“双创”工作研讨会。2022年6月16日,组织召开了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长清区政府、长清大学委会等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共同参加的长清大学城“双创”工作研讨会。市发展改革委介绍了《济南市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方案(2022—2025)》,长清大学委会介绍了科技创新工作情况,并展开座谈交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共同推动长清大学城“双创”工作下一步发展。
(三)开展长清大学城科技创新相关工作调研。2022年,市科技局成立联合工作组,多次赴长清大学城开展相关情况调研,摸清大学城高校院所科技创新真实情况,对长清大学城未来“双创”工作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形成了《长清大学城部分高校调研报告》《关于加快推进长清大学城科技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情况汇报》等,为加快长清大学城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推动济南西部大学城创新港建设。2023年2月2日,市委、副市长孙斌同志召开专题会议,有关市直部门主要和分管负责同志、长清区等有关区县分管负责同志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科创集团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协调推进校地融合发展相关事项。其中,围绕建设济南西部大学城创新港事宜,明确由长清区政府负责,会同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研究制定建设方案,明确下步运行机制,已初步形成《济南西部大学城创新港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一是产业研究方向。以构建“研究机构+众创空间+孵化器+科技园(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成果转化体系为目标导向,以部署建设大学科技园为主线,重点围绕“三链”(大健康产业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高端装备产业链)和大学城高校特色优势学科,构建大学城“1+5+3+N”科技成果转化及支撑体系。二是地方支持事项。(1)长清区协调落实科技园产权ag真人平台官方,明确5-10年免费提供办公研发场地10万平方米,用于公共研发平台使用;明确5-10年免费提供创新创业场地5万平方米,用于大学科技园建设;明确5-10年减免租金或税收返还政策的孵化企业用场地10万平方米。(2)三年建设期内,每年为创新港落实运行与研发经费不少于1亿元,用于创新港建设、运行与企业孵化等。(3)提供不少于200套公寓住房,或成本价销售经济适用房不少于200套。(4)校地合力推进创新港学生公寓建设,提供研究生及博士后生活保障。
(一)大力实施“新高校20条”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支持引导长清大学城高校院所根据需要引进高端人才、创新团队,大力培养自主创新团队和科研工作带头人,积极申报“新高校20条”项目;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全力推动“倍增计划”方案组织实施,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加快长清大学城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
(二)加快西部大学城创新港建设。指导长清区、大学委会借鉴外地经验,综合考虑驻济高校发展需求,面向全市各驻济高校院校研究制定大学科技园区普惠性政策,尽快完善建设方案,突出以建设大学科技园为主线,依托大学城高校特色优势学科,明确重点产业方向,联合共建开放式大学科技园区和一批科研公共服务平台。
(三)建设长清大学城科技双创孵化综合体。坚持“空间集约、资源集聚、要素集成”原则,将齐鲁工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山东女子学院、山东管理学院ag真人平台官方、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等驻城高校建设运营的8家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整体搬迁至长清金控集团双创基地2期。同时,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文化艺术等我市战略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细分领域,布局建设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科技双创孵化综合体。
(四)打造齐鲁大学科技园“升级版”。坚持“主体开放、模式开放、合作开放、平台开放”原则,变更齐鲁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注册地址到晶格广场,将晶格广场纳入齐鲁大学科技园建设范围。聚焦长清大学城驻地高校、第一医科大学和山东大学等优势学科培育、特色学科发展、一流学科建设,按照“产业+学科”模式,紧紧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文化艺术等我市战略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细分领域的产业共性需求,在晶格广场建立健全工业设计、概念验证、中间试验和小批量试生产、检验检测、产品体验、市场销售、股权(债权)投资等产业孵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加速器。力争2-3年内,将齐鲁大学科技园打造成为产教研一体发展、投孵产融合共生的省级开放式大学科技园,加快实现大学科技园建设主体多元化、业态模式多样化、产业发展一体化。
(五)建设长清大学城科技双创产业园。坚持“成果聚合、企业聚集、产业聚焦”原则,充分利用经开区内连城济南智造时代、三庆智造云谷等专业园区,建设资源特色鲜明、技术优势明显、创新要素集聚、产业带动性强的科技双创园区。积极吸纳科技双创孵化综合体、齐鲁大学科技园内孵化的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快、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进驻园区。同时,吸纳长清大学城驻地高校ag真人平台官方、第一医科大学和山东大学等优质、熟化的高新技术成果到双创园区落地转化并产业化。加快推进科技双创园区成为我市技术创新的试验田、成果转化的集散地、科技创业的助推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